大批药企卖厂、减员…
发布日期:2022-11-25

       Biotech企业想要生存下去,一直都不是容易的事。行业寒冬之际,Biotech企业们开始选择“断臂求生”。

01
出售资产、砍掉研发管线...

Biotech企业正在寻求新出路

       近日,和黄医药发布公告,其正在积极进行战略转变,专注于其内部开发管线中最前沿的、最有可能推动近期价值的药物。

       作为一家已经成立20年的医药创新企业,和黄医药正通过调整产品研发管线、加强外部BD合作等,集中资源提升研发效率。

       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和黄医药实现营收3.561亿美元,净亏损1.95亿美元。2018-2020年间,其分别净亏损7128万美元、1.04亿美元、1.16亿美元。

       显然,这样的表现,并没有让市场满意。而在逐渐亏损的背后,和黄医药的资金链考验也“与年俱增”。

       同样经受“考验”的还有基石药业和科望医药。

       11月15日,基石药业针对“基石苏州工厂停工停产”的传闻作出说明,称考虑到苏州工厂尚处于试运营阶段且近期无明确大规模生产需求,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苏州工厂已于11月上旬暂停止试运营。

       更早之前,科望医药将生产基地卖给了药明生物。根据双方的合作,药明生物吸纳科望医药的苏州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设施,同时保障其全球创新药管线的开发和生产需求。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类似上述几家Biotech的遭遇还在继续上演。

       据“药智网”数据统计,市场寒冬下,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账上现金压力骤增,不少药企的烧钱年限已然不多。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副主任史万奎对赛柏蓝表示,当市场处于悲观保守时期时,有的Biotech企业更应该采取积极的进攻战略。一方面,要创新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以优化战略管理为抓手,例如,侧重市场,打造即时盈利的创新组织等。

02

Biotech企业能否走出寒冬

转型之路还有多远?

       国内不少Biotech企业正面临研发资源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融资、停管线、裁撤员工等动作也随之发生。

       彼时,国外的Biotech企业也并不轻松。

      11月14日,NexImmune(一家开发下一代细胞疗法的Biotech)宣布战略调整,将专注于AIM INJ平台项目,暂停临床项目NEXI-001和NEXI-003,同时,将其74人的员工队伍削减30%,主要影响的是AIM ACT项目相关人员。

       同日,多家Biotech公司都相继宣布精简管线或减员计划,以延长企业运行时间。

       例如,开发新型T细胞疗法的癌症免疫治疗公司Harpoon宣布将资源完全集中在已进入临床的三个项目(HPN217、HPN328和HPN601)的开发上,同时减员45%以减少运营费用,预计现有资产可维持到2023年底;肿瘤生物技术公司Prelude宣布调整临床管线的优先次序,停止PRMT5项目的内部开发;临床阶段制药Neoleukin公司宣布停止开发其候选药物NL-201(一种新型IL-2/IL-15激动剂),并减员约40%,以将现金跑道延长至2025年下半年。

       除了上述“断臂求生”的企业,还有一批Biotech在经历了“断臂”后也没能顺利求生。

       以Genocea为例,这家Biotech公司经历了5年的财务压力,多次调整管线、裁减人员,最终被财政困境吞噬。

       2017年,资金不足迫使Genocea放弃了3期疱疹疫苗的研发并减员40%。而后,Genocea又宣布将出售其全部或部分股份,并减去65%的员工。

       今年5月末,Genocea解雇了所有员工,并于6月初正式从纳斯达克退市。

       据行业媒体FierceBiotech消息,近几个月内,已有多家Biotech公司经历了管线和人员精简后依然将面临关闭或出售。

      史万奎认为,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研发及品种开发是Biotech的基础优势,但不是核心优势。从市场机会、利润、融资和竞争这些致命纬度综合看,Biotech和其它类型企业一样,当下乃至更长周期,检验核心优势的唯一指标是市场化能力。

       寒冬已至,Biotech企业该如何走出?

       广发证券在一份研报中分析,Biotech企业转型有多种方法,一是转型升级成为擅长研发、有生产、有销售体系且可持续发展的Bigpharma,直至成为Bigpharma;二是通过M&A做产业整合升级,进而成为新的产业体等。

       以满足骨科和其他疾病未满足医疗需求的细胞疗法公司Bone Therapeutics为例,此前有披露称,如果继续正常运营,其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耗尽资金。

       今年3月,Bone Therapeutics决定将所有开发资源集中于高风险胫骨骨折的异基因细胞疗法,之后Bone Therapeutics解雇了几乎整个核心高管团队,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品牌官和首席问题官,非执行董事会成员也被暂停了薪酬发放。

      幸运的是,Bone Therapeutics被法国Biotech企业Medsenic发现,并于今年8月被反向合并,两家企业更名为BioSenic,正致力于炎症和骨科疗法的研发。

       两家企业的合并使Bone Therapeutics暂时远离了今年的“寒潮”,但凭借目前510万美元的预估现金,BioSenic还远谈不上安全。

       与其它Biotech企业一样,Bone Therapeutics的命运将取决于后期能否收集到足以说服投资者的数据。

诚然,成为Bigpharma是多数Biotech的理想,理想虽然丰满,但这对企业自身条件和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广发证券分析指出,成为Bigpharma首先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需要具备持续的领先全球的研发能力,即产品具备临床价值及差异化,还要具备强大的国际化能力、完整的管理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等,同时企业的创始人也需要完成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蝶变。

        可以看出,这对多数Biotech企业都不是容易的事。不过冬天已经来了,Biotech的春天还会有多远呢?

 

 

来源 | 赛柏蓝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