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的 5 种严重不良反应
发布日期:2020-07-06

       喹诺酮类药物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临床适应证非常广泛,除呼吸道外,还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皮肤软组织等各类感染。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本品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等特点。但近年来屡见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现对左氧氟沙星可能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整理,供大家参考。


严重低血糖

        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喹诺酮类药物能刺激胰岛细胞膜 ATP 依赖型 K+通道,促进胰岛素释放,由此引发低血糖反应。


急性肝损害

        喹诺酮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和肝脏排泄,因此对肝脏、肾脏有一定毒性作用,少数患者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周围血象改变。

 


过敏性休克

        患者男,47 岁,因上腹不适、恶心、腹泻就诊。查体:T 36.7 ℃、P 84 次/min、R 20 次/min、BP 16.0/10.0 kPa,神志清,步入病房。

        急诊行 B 超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诊断为急性胃肠炎、胃痉挛,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100 mL:0.2g 两次 /d,静脉滴注;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加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 20mg 静脉滴注。

        当输入第 1 组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5 min 时,患者突然出现颜面青紫、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心跳呼吸骤停。

        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5 mg、肾上腺素 1mg 等措施,经积极抢救大约 45 min,仍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心电图呈直线,宣布临床死亡。

        本例患者在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后短时间内死亡,时间关联性强,药品检验报告结果显示检验项目均符合规定。

        患者死亡前在院外无使用其他药物史,就诊后急诊行 B 超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本次在急诊以急性胃肠炎、胃痉挛给予对症治疗。

        在单独输入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5 min 时突然出现死亡,第 2 组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尚未滴注,故考虑可能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过敏所致。


恶性心律失常

       在临床中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时应警惕其心脏不良反应,尤其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老年、肝、肾功能不全者应用需谨慎。

        如已知 QT 间期明显延长或未纠正的低血钾或在使用 ⅠA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则应尽量避免使用,以防致命性心脏事件的发生。


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阻断抑制性中枢神经介质 7-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轻度中枢神经系统不适,而出现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则比较少见。

        随着左氧氟沙星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日趋升高,医务人员应严格规范用药。

来源/用药助手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