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问答:警惕!哪些疼痛不要服止痛药?
发布日期:2019-10-08

         麻醉药品可以为癌痛患者镇痛而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但并不是说只要身体某个部位有疼痛了,就应该立即服用镇痛药,消除疼痛。
 

今日问答:

         你认同「并不是身体某个部位有疼痛,就应该立即服用镇痛药」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对于急性疼痛、一般疼痛和局部疼痛,应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你认同「并不是身体某个部位有疼痛,就应该立即服用镇痛药」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疼痛是象征危险的信号,促使人们去采取行动, 避险去害。疼痛对身体健康具有防御和保护意义, 因此并非所有疼痛均须止痛。镇痛药仅能缓解疼痛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的病因。对于还没有确诊原因的疼痛,如果服用了止痛药,会掩盖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影响医生观察病情和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常吃止痛药但不见效的人,更要去医院检查疼痛的原因。

        服用止痛药时也要警惕它们的不良反应。  例如常用的阿司匹林、  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的抗炎镇痛药,有引起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时间服用的情况下。据统计,  在使用这类药物的人群中有 20%^ 25%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在所有药物的不良反应报道中,这类药物占到了 25%。

        此外,需根据病情合理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既止痛又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2、对于急性疼痛、一般疼痛和局部疼痛,应该如何处理?

        (1) 急性疼痛

         对于创伤、骨折、内脏绞痛等急性疼痛可一次性使用哌替啶  (度冷丁),而长期的癌性疼痛宜使用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

         (2) 一般疼痛

          对于一般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痛、头痛、牙痛等,可以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但要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期、大剂量服用的情况。如阿司匹林用于镇痛所需的剂量较高,一般止痛治疗不宜超过 5 日。另外,由于非甾体类药物长期使用有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患有出血性疾病、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均禁止使用; 胃肠道反应比较严重或者是吞咽困难的患者,也可以选用止痛药的肛门用栓剂,起效也比较快。

        (3) 局部疼痛

        对于局部疼痛可尽量选用外用止痛药,国内外多个治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外用止痛药在颈肩腰背痛、急性扭伤拉伤、手和膝等骨关节炎治疗中是第一选择,如双氯芬酸乳膏、跌打镇痛膏等。

内容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怎样避开用药误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