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29 8462 0000
多种中成药涨价,涉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逍遥丸......闻讯,一些药店纷纷开始囤货。
六味地黄丸涨价10%,安宫牛黄丸涨价12%
1月5日,财联社消息称,因原材料价格上涨,九芝堂上调旗下21个品规中成药的供货价或建议零售价,涉及六味地黄丸、安宫牛黄丸、逍遥丸、牛黄解毒丸等知名品种。
据了解,九芝堂此次调价幅度在6%-30%不等,其中公司主打产品六味地黄丸涨幅为10%,安宫牛黄丸(天然)涨价12%,牛黄解毒丸涨幅最高,达到30%。九芝堂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本次调价将基本可以覆盖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影响。
根据官方信息,九芝堂六味地黄丸2020年销售额超3亿元,以此为代表的OTC业务收入约16亿,占总营收45%左右。
另外,九芝堂安宫牛黄丸2020年销售额约1.5亿元,同比增长44%。九芝堂相关人士称,公司安宫牛黄丸产量即是销量,2022年产能扩大后,最高产量逐步达到1000万丸/年,以实现销售额破10亿元。
零售价变动不大,但药店已开始囤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官方已表示涨价,但赛柏蓝—药店经理人发现,在某知名电商平台上,一些知名中成药价格不升反降。
就拿九芝堂六味地黄丸(120g*1瓶/盒)来举例,根据知名比价网站数据,1月1日-1月2日价格为20.5元,1月3日-1月4日价格为15.9元,1月5日为13元。
不过,九芝堂安宫牛黄丸(3g*1丸/盒,天然)今年价格略有上涨,去年12月31日价格568元,1月1日上升至598元,涨幅5%。
对于九芝堂逍遥丸(200丸*1瓶.盒)来讲,刨去活动价波动因素,1月1日-1月4日正常销售价为26.5元。
在线下市场方面,一药店行业人士告诉赛柏蓝—药店经理人,九芝堂河北业务部门已经接到相关通知,但还没上涨供货价,但这个消息已经传到零售端了,目前不少药店正在囤货。
因为原材料,多个知名中成药涨价
梳理发现,因原材料涨价继而对中成药进行提价,并非九芝堂一家之举。
就在一个月前,太极集团表示将明星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上调12%;同仁堂、华润三九相继宣布对安宫牛黄丸进行涨价,其中同仁堂安宫牛黄丸(3g*丸/盒)销售价从780元涨至860元,涨幅10%。
同月,辽宁省发布药品挂网价调整通知,136个药品拟涨价,其中包含一大批知名中成药(逍遥丸、复方板蓝根、牛黄解毒片、藿香正气水等)。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知名品种涨幅较大,比如某厂家牛黄解毒片涨价194%,复方板蓝根涨价69%。
就中成药涨价情况,国海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周小刚对证券市场红周刊表示,这需要分两类观察,一类是名贵中成药,厂家定价能力比较强;另一类是普通品牌中成药,后者厂家提价会更多考量市场份额、竞品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涨价的可持续性可能比较差。
此外,不少行业人士也向财联社谈到,国家对中医药的支持已经到了落地阶段,从国家陆续发布的中医药文件来看,中医药战略地位较高。这些为品牌OTC类中成药提供了涨价预期。
中药材需求上升
原材料涨价,导致中成药提价,那么原材料涨价有多厉害呢?
药通网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药材大盘指数上涨超过30%,对比前三年总共10%的涨幅相差非常明显。
至于中药材涨价原因,有广东中药材批发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因为2020年初发生了疫情,全国老百姓对保健需求加大,这直接刺激了中药材的需求。另外,有人或借这个机会大炒中药材,从中牟利。
需要一提的是,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信息,藿香正气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多种中成药被列为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
不难看出,相关疫情防控文件也会带动中成药市场热度,如果中药材供给跟不上,其价格自然上涨。
品牌药涨价,药店该如何应对?
当面临很多品牌药大幅涨价时,药店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河北某药店去年4月份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由于品牌药顾客认知度较高,价格敏感,涨价吧伤客,停止采购吧断货依然伤客,原价卖吧损失毛利……遇到这样的情况,药店该如何应对呢?以下建议或许对药店同仁有所帮助。
了解品牌药涨价的原因
首先要了解供应商涨价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原材料涨价了,调研下当下原材料的行情。品牌药是常期采购商品,供应商应该有一定的库存,采购部可以与供应商谈判,目前库存的药品按照原价出售,因为这些药品生产时原材料还未涨价。并要求供应商如果涨价的话也最好按照原材料的进价商定涨价幅度。
寻找替代品
一般供应商涨价之前,会提前告知药店。药店应充分利用从得到消息到涨价策略落实的这段时间,规划商品线。在规划时,商品部尽可能将价格涨幅较大的品牌药找到替代品(价格区间相近)以及采购渠道。根据以往的销售数据,确定采购数量,适量囤货,避免缺货引起客流下滑。培训部及时安排一线店员学习替代商品的专业知识及销售卖点。
调价
如果涨价的品牌药顾客需求大,断货的话只会造成顾客的恐慌,药店应指定专门的市场人员做好价格调查,尤其是竞争店的零售价,再来制定价格,避免单独涨价或零售价高于其他药店而引起顾客不满。
编辑小结
供应商涨价是常有之事,对于药店而言,减少损失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好供应商管理,当供应商是因为需大于供而自行涨价的话,药店采购部可以与之进行谈判。如果是因为原材料上涨而提高价格时,则可及时获得消息,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来源:今日药房、药店经理人